一提起痒,部分敏感的人立刻会产生同步反应,往往本能地去挠身体某部位,结果越挠越痒,越痒越想挠。不过挠完后,
很少有人想过为什么会这样?
人体究竟是如何感受到“痒”的呢?
蚊虫叮咬与我们平时所说的皮肤痒是一回事吗?
据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孙衍刚介绍,大自然为我们设计了这样一种痒觉,并非说它一定是一种病,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。但是在特殊情况下,比如皮肤病等确实会让人产生一种很不愉快的症状,这种情况下的“慢性痒”才可以称之为一种疾病,需要一些治疗方法去抑制这类慢性痒。
我们被蚊虫叮咬后都是过了一段时间后才会感觉到痒,主要原因是在蚊虫叮咬过程中,它会注入一些“东西”,令身体产生免疫反应。免疫反应需要一定时间,而且反应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引起痒的物质,从免疫细胞里释放,释放后的物质激活了神经末梢,然后这些信号被传输到大脑里,让人产生了一种痒的感觉。平时因为机械刺激造成的痒不会产生这类抓挠行为,比如用羽毛在你脚底摩擦,虽然会引起发笑,但这是一种令人很不愉快的感觉。
有些瘙痒还分为全身性瘙痒或局部瘙痒。全身性瘙痒不一定是皮肤病造成的,很可能是其他系统性疾病造成的瘙痒,比如胆汁淤积,这种瘙痒是神经系统改变造成的全身性瘙痒。我们常说的“钻心”性的痒,通常感觉都是在皮肤上,而不是内脏器官,这是一种进化结果。
那么痒觉是如何传输的呢?
我们要感觉到痒,需要大脑接收到信号,信号首先从皮肤开始,走的是“神经电路”。某些化学物质激活了神经末梢上的一些受体、蛋白后,化学信号转换成电子信号,电子信号从身体外围一直传递到人体的脊髓,再从脊髓传递到大脑,分布到大脑的不同区域产生痒觉。神经系统的传导速度非常快,每秒可以达到几十米甚至上百米。
图片来源:123rf图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