股骨头的外侧通常是髋部最宽的地方。股骨和髋骨结合的地方形成髋关带,从人体正面看就是股沟所在的地方,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胯,而耻骨联合之处就是我们所说的裆,因此裆只有一个、胯则有左右两个。有时在前人书中,可以看到左裆右裆的说法,窃以为应理解为左胯右胯。
与骶髂关节不同,髋关节(胯)有较大的活动幅度。我们的大腿通常可以向前抬到超过90度。韧带好一点的可以轻易把大腿贴到胸部,超过135度。弓步时,后腿和身体垂线的角度也不难超过45度,这样,胯关节前后活动的幅度大约在180度左右。但胯关节左右活动的幅度大大小于前后活动的幅度。
无论是与上身在同一维面(直立左右劈腿)还是不在一个维面(马步左右开腿或坐在地板上劈腿),一般都不超过90度。这不难理解。我们通常是向前移动的,很少有人会横着走路或奔跑。
二、何谓开胯
胯的活动范围,幼童大过成人,因为幼童肢体柔软,气血充盈。但是现代都市人多坐少动,随着年龄的增长,都有不同程度的气滞血瘀,关节处更是如此。故成人的胯关节都有“锈蚀”的现象,年龄越大,锈蚀的越厉害。但即使是年轻人,若未经训练,胯也处于“未打开”的状态。
胯没开的人站正马步,两腿之间的角度很难开到90度以上,而且架子一放低,就会上身前倾,撅屁股。站侧马步时,前胯关节会有一个硬折,上下身的劲路在此处断开,对着这个折断之处略施小力,人就向后倒了。
那么,胯怎样才算打开了呢?开胯,就是增加胯关节向斜上方运动的幅度,减小这个硬折的角度。胯打开了的人,在做正手圈第二步转腰的动作时,这个硬折差不多完全消失了,大腿内侧和小腹几乎处于同一个平面,至少胯弯变圆了。
三、开胯的作用
太极拳的力主要是结构力。这种结构力最重要的来源是来自于大地的反弹力,因此,太极拳的动作必须能够把自身的结构调整得和大地连成一体,而要做到这点,胯开没开极其重要。
胯不开,劲儿在胯这儿是断开的,脚上的劲上不来,无法传导到手,身上的劲下不去,无法传导到脚,结果是化人化不掉,发人发不出。
不但劲儿在胯这儿是断开的,在膝盖处也是断开的,劲都憋在膝盖,造成膝盖疼痛,而且,胯不开膝盖也做不到不动,硬要它不动,它就更加受力,往往疼得更厉害。
不单是膝盖做不到真不动,胯不开身体其他部位(包括中轴)也做不到真不动,原因还是因为力不接地。力不接地劲儿就不整,劲儿不整就难抵御对方的进攻,也难攻击对方,可以说,拳的有效性离不开开胯。
四、开胯的方法
要开胯,必须把锁住胯的几条大筋(肌腱)拉松。这不容易做到,但还是有可能的。网上可以看到一些练柔功(软骨功)的,胯关节几乎可以像万向轴一样做360度的运动。实用拳法不要求胯有这么大的活动幅度,只要求增加某一特定方向的活动范围,这就是膝盖与丹田或另一侧髋骨尖连线的方向。
胯在这一组关系中处于中节的位置,根据三节运动的原则,根梢两节要向相反的方向对拉,中节则要向根梢连线运动。以前面说的侧马步为例,前膝定住不动,转腰丹田向后拉,前胯向前向上顶。练过基本功的拳友一看就知道,这其实就是提水。当然,胯未开时膝盖不可能完全不动,只能尽量按不动的要求去做。
上面说的是开前胯,那么如果要开后胯,应该怎么开呢?其实方法和开前胯完全相同,不过方向不同而已。具体是前髋骨尖定住不动,后膝外撑,后胯向二者的连线运动,向前向下顶,可以把开后胯看成是一个反向的提水。
五、腰裆转换
最后说说腰裆转换。所谓腰裆转换,实际指的是身体的支撑在两胯之间转换。腰裆转换具有重要的攻防意义,因此在盘架子时要特别留意,每个动作都应清楚知道哪条腿是支撑腿,那条腿是发力腿。
一般而言,前腿是支撑腿,这里前后是依躯干的朝向和发力的方向而定的,例如右侧正手圈的第二个动作,转腰向左,此时左腿变为前腿(支撑腿),六封四闭的第四个动作也是如此。
支撑腿的胯要向上顶起,尽量接近对方,其作用有二:一是有利于对方来力通过后腿泄于地下,稳固自身;二是在对方力线下楔楔子,以便撬动对方。因此两胯的位置通常是前高后低。
前面说到前胯要向上顶起,去掉硬折,胯弯变圆。又说后胯要打开,这样才能上下连通。如此说来,岂不是两个胯都要打开?这可能吗?
笔者以前认为两个胯始终是一开一合,无法同时打开,最近却有了不同看法:如果知道方法,两个胯是可以同时打开的。
这个方法就是裹臀,裹臀后,骨盆的位置从前倾变为直立,两个胯就可能同时打开了。要裹臀,必须先松腰,腰松开了,臀才裹得住,臀裹住了,裆就圆了,前胯顶得起来,后胯也能同时打开。
六、利用瑜伽体式更好开胯(他山之石可以攻玉)
1. 半月式
首先以站立姿势开始,保持正常呼吸,之后让身体慢慢向左侧倾斜,张开双臂,直至左手撑在地面上。让左手和左脚作为重心,将右腿伸直,向上伸展,尽可能的向上伸展。到身体能够承受的限度就行了,千万不要勉强自己。
颈部和头部以及背部都要伸直。
保持这个姿势15到20秒,接着换另一侧继续练习。
2. 单腿桥式
首先以仰卧的姿势开始,将双脚曲膝,双手放在身体两侧。接着让臀部和腹部慢慢向上拱起,感受脊柱在向上伸展,让上半身变成一个拱形的桥。然后将右腿伸直,慢慢向上抬起来,直至双腿和地面垂直,左大腿和左小腿也要保持垂直哦。
坚持这个体式15-20秒,接着换另一侧继续练习。
3. 龟式
首先以坐姿开始,将背部挺直,颈部和头部都伸直,接着让双腿尽可能的张开。接着将上半身弯曲,直至和面部贴近地板。将双手张开,幅度和双腿一样,让肩膀放松,将双手五指都张开,让脚掌尽可能的踩在地面上。
保持这个姿势15-20秒。
4、花环式
首先蹲着开始,将双脚并拢,让两个膝盖朝外,将双手合十,背部挺直,双眼可以目视前方,也可以闭眼。踮起脚尖,尽量让脚趾支撑身体,保持身体的平衡,让背部向后延伸。让双腿尽可能的展开,到达最高限度,一定要保持平衡。
坚持这个体式15-20秒。
5、直角式
以坐姿开始,将双腿尽最大可能张开,最好的是成为一条直线。不过对于初学者来说难度还是很大,本身就是为了练习开胯,所以你只要按照身体的情况尽可能的伸展就好了。接着将双手合十,让背部挺直,双眼目视前方。按照自己的身体状况尽可能的伸展就好。
坚持这个体式15-20秒,要是觉得身体可以承受,可以多练习几遍哦!
注意要点
还是那句老话,不管是做什么练习,第一步最重要的就是热身热身热身,重要的话说三遍,只有将身体的各个关节全部都活动开来,才不会造成不必要的扭伤。虽说这个对于开胯的效果比较显著,但是千万不要勉强自己,对于做不到的动作不要强求吧,不要让身体负重过大,只要每天多花时间练习这个动作,开胯也会更容易,所以千万不能急躁,一开始可能会比较难坚持,但是当你习惯了,一切会越来越好的。
回看精彩分享,请点击下面蓝字,一点即开
[拳经分享]《武禹襄十三势]导读
[拳经分享]怎样分清太极拳的虚实,初学者一看就明白
[拳经分享]修炼太极拳时如何以气运身?
[拳经分享]怎样才能从太极拳里练出功夫?
[拳经分享]练太极拳要注意避免三个层面的伤害
[拳经分享]太极拳主要口诀解析,受用终生!
[拳经分享]掌握住这六种方法,就能让你在练拳中彻底松透!
[拳经分享]站桩为什么能让人增强功力的原因,答案在此(视频)
[拳经分享]"势断劲不断,劲断气相连" 教你习练太极拳时如何不断劲
[拳经分享]学练太极拳的方法尽在这里!
[拳经分享]无极桩和太极桩在练拳中的作用何在?
[拳经分享]站桩过程中的各种反应,请对号入座
[拳经分享]简单明了说内功,一看就懂
[拳经分享]太极拳主要名词解释大全
[拳经分享]怎样练出太极拳的松沉劲
[拳经分享]揭秘太极拳中" 力由脊发 "的秘密
[拳经分享]练拳只有这样做,才能练到松而不懈
[拳经分享]太极拳丹田之气从何来?丹田内转功有什么作用?
[拳经分享]站桩要领详解
[拳经分享]打太极拳晃动的病根,我找着了!
[拳经分享]什么是太极拳的阴阳、虚实与开合?
[拳经分享]王道荃老师精讲太极拳
[拳经分享]太极拳动作能有效地促进人体经略的运行吗?记住此图!
[拳经分享]想练好太极拳,记住精要十八法!
[拳经分享]怎样才能练出丹田鼓荡
[拳经分享]一个练开胯的简单方法
[拳经分享]谈谈太极拳的内功修炼
[拳经分享]太极拳名句与十要阐述,重在感悟!
[拳经分享]太极拳松沉到脚底的感觉是什么?
[拳经分享]一目了然的简易松肩开胯法
[拳经分享]什么是太极拳的本质?松肩坠肘怎么练?(知识系列一)
[拳经分享]什么是虚领顶劲? 意念是什么?(太极拳系列知识二)
[拳经分享]究竟什么叫双重?劲道从哪儿来?(太极系列知识三)
[拳经分享]究竟怎么样松腰松胯才对?(太极知识系列四)
[拳经分享]练拳时内气功上身的感觉和怎样呼吸(系列知识五)
[拳经分享]传统杨氏太极拳怎样练?什么感觉才是出了内功?(系列知识六)
[拳经分享]太极拳"收势" 有讲究,你知道多少?
[拳经分享]想提高练拳的功力和质量,下功夫要在这几点!
[拳经分享]太极拳的三种劲始终不能丢!
[拳经分享]一眼就明白的含胸拔背动作要领(视频)
[拳经分享]为你剖析: 太极拳究竟练多长时间为好?
[拳经分享]看名家练拳话腰胯内劲
[拳经分享]站桩的三个阶段身体反应你有吗?
[拳经分享]太极拳的内劲是怎样练出来的?你不妨试试
[拳经分享]教你拳架练熟后再如何练?
[拳经分享]“ 着熟、懂劲、神明 "三个练拳不同阶段的感受领悟
[拳经分享]为什么古人练拳不伤膝?引以为鉴
[拳经分享]太极拳中一点儿当紧秘要,你有学么?
[拳经分享]行拳走架中需牢记的三个要点
[拳经分享]教你怎么克服太极拳的双重
[拳经分享]87条拳理记录,句句箴言
[拳经分享]什么是太极拳的最高境界?
[拳经分享]太极拳中各种“ 裆 "劲练习法,你知道几个?
[拳经分享]太极拳气沉丹田练习法
[拳经分享] 练拳” 其根在脚 "是关键,教你怎样练轻一双太极脚
[拳经分享]" 逢转必沉.逢沉必领.逢起必落.逢定必松沉 "四条定律你知道多少?
[拳经分享]解密太极拳的小周天: 怎样打通任督二脉
[拳经分享]内力是怎样炼成的
[拳经分享]太极拳中的蹬分脚独立步想站得稳,要这样练!
[拳经分享]快慢交替法练习85式能快速提高功力,可以试试
[拳经分享]太极拳三大基本桩功练习法,配图分解,透彻明白
[拳经分享] 站桩大全,句句箴言(收藏版)
[拳经分享]太极拳呼吸中横隔膜的运动不可小觑
[拳经分享]太极拳和劲道一起盘练,自有功夫上身来!
[拳经分享]习拳时想找到感觉么,关键在这里!
[拳经分享]练拳能练好以下几点的,定能成为太极大师
[拳经分享]松胯的作用是什么?松胯是什么感觉?
[拳经分享]你能做到这十二项,拳就能练到天人合一的境界
[拳经分享]明白了太极拳与人体经络的关系,健康就在你手中
[拳理经典]杨振铎宗师: 杨氏太极拳20字口诀
[拳经分享]立春后练拳养生早知道
[拳经分享]太极拳气感上身的各种表现,看看自已有么?
[拳经分享]怎么练才能让太极拳气走夾脊直传到手梢?
[拳经分享]太极拳如何分阴阳,简单明白
[拳经分享]太极拳既然会练也得懂养,养什么你知道吗?
[拳经分享]太极精髓十六句,记下并做到才是自已的!
[拳经分享]前辈拳师告诉你: 内劲初得的感觉
[拳经分享]太极拳能用低架练吗?
[拳经分享]前辈宗师留下的87条拳理明句,记住了就是你的
[拳经分享]太极拳功夫精髓,看完就知道怎样才能练出好拳
[拳经分享]掤劲、虚领劲和推手意基本功的十大要领
[拳经分享]从站桩的不同反应中能细察疾病,你有吗?
[拳经分享]太极拳前辈练功记录珍藏,亲身体验字字如金!
[拳经分享]站桩时大小周天咋运行?咋打通任督二脉?学了就会
[拳经分享]“太极是聪明人的拳",想要出功夫还需“悟"和“练"!
[拳经分享]说说太极拳的“气”与"屁"
[拳经分享]太极拳谚语,记住、会用就是你的!
[拳经分享]一个检验自已练拳时是否”松”了的小窍门
[拳经分享]太极拳为什么能抗衰老?具体到哪些器官有作用?
[拳经分享]详解太极拳内劲: 接骨斗榫、骨升肉降、内开外合!
[拳经分享]太极前辈秘传过你这些知识吗?珍贵体验悟得!
[拳经分享]四种能迅速增长太极拳功力的练法,不妨试试!
[拳经分享]想太极内功上身?须懂得“练理不练力、练身不练招”!
[拳经分享]简单易懂的太极拳内功练法,多练必出功!
[拳经分享]"阴阳分明.物我两忘”的内功法心得
[拳经分享]太极十年不出门?那是你压根就走错了门!
[拳经分享]成为太极高手必除的十大陃习,你有吗?
[拳经分享]太极拳到底该怎么练?什么是散手?
[拳经分享]拳论讲“拿住丹田练内功” 怎样才能练出丹田?
[拳经分享]太极拳“势”与“式”的认知与练习方法,让你拳艺精进!
[拳经分享]把太极拳练到极致时是怎样的体验
[拳经分享]太极拳六大难关,你能逃过吗?
[拳经分享]太极拳内在的东西
[拳经分享]学会了裆部功夫,拳艺更上层楼!
[拳经分享]怎么样让掤劲尽快上身
[拳经分享]太极拳怎样用意?
[拳经分享]杨氏太极拳预备式里面都有什么?
[拳经分享]初练太极拳一定要慢,才有机会安排
[拳经分享]什么情况下不宜练太极,切切注意
[拳经分享]不可小觑的太极拳“收势”
[拳经分享]什么是太极拳的“体”和“用”?
[拳经分享]习拳时能松到脚底时是这个感觉,你有吗
[拳经分享]真师不露相,露相非真师
[拳经分享]传统杨氏太极拳“实腿扣转"和弓步练习的正确方法
[拳经分享]我练出了太极拳"第三只脚"的体悟,你有么?
[践悟拳识]一位医生这样说:内家太极拳到底练什么?
[拳经分享]太极拳内功法练习大全,你现在练出了几项?
[拳经分享]太极拳内劲是什么?究竟是怎么练出来的?
[拳经分享]告诉你什么叫做真正的太极内功
[拳经分享]想找出太极拳的整劲么,先试试这一招!
[拳经分享]再谈太极拳的換劲
[拳经分享]定势如同桩功,太极蕴于每招中,坚持练功夫会大增!
[拳经分享]一位高手的练拳体悟:松有三关,你能过几关?
[拳经分享]真正松开胯是这样的感觉,你有吗?
[拳经分享]桩功要领详解经验、体感、作用,堪称好教材!
[拳经分享]太极拳怎样分虚实?什么是合格的虚实?
[拳经分享]想成为太极拳高手必懂的真松
[拳经分享]为什么练传统太极拳一定要站桩?看了就明白
[拳经分享]只有去除这九种想法,拳艺才能迅速提高
[拳经分享]我这些练拳的大实话,对你帮助绝对大!
[拳经分享]太极拳的高、中、低架原来如此练,现在知道不晚
[拳经分享]太极拳的三个气层平台
[拳经分享]练拳到达上乘境界的感悟
[拳经分享]太极拳的三个气层平台
[拳经分享]太极内气练出后的真实表现,你练出了几条?
[拳经分享]我的练拳笔记,有缘拳者一定有用
[拳经分享]怎样才能把独立式站稳当?
[拳经分享]传统太极拳与简化太极拳的区别在哪
[拳经分享]腰胯分离,腰转胯不转~丹田之功细领悟
[拳经分享]什么是松腰落胯?怎样练习外旋.里收.下沉?
[拳经分享]如何学练传统杨氏太极拳(一)
[拳经分享]如何学练传统杨氏太极拳(二)
[拳经分享]如何学练传统杨氏太极拳(完整版)
[拳经分享]几代太极人习练心得在此,耐心试试定有帮助!
[拳经分享]怎样叫打通“任督二脉”,看了就明白!
[拳经分享]太极拳十大解密!
[拳经分享]太极拳的上下三关应知道
[拳经分享]太极拳修炼中11大弊端,其中有你吗?
[拳识分享]太极拳身法必遵九大法则(字幕版)
[经典集锦]太极前辈论太极!
[拳经分享]筋长一寸.寿长十年《柔体十八式》助你建康!
[拳经分享]太极拳内在感觉的体验诀窍
[拳经分享]杨氏太极内功心法三步(一)
[拳经分享]杨氏太极拳内功心法实践体悟笔记(二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