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巴威”,今年的第8号台风,触发了2020年的首个台风红色预警。
作为中心风力达到14级(45米/秒)的超强台风,“巴威”自东海、黄海北上,沿途波及江苏、山东、辽宁等省份,北海舰队的主要基地都在其波及范围之内。
为了确保战舰安全,在台风到来之前,战舰一般会出海进行防台风部署,网友在海景民宿中拍到的,正是北海舰队出海防台风部署的一幕。
在台风这样的大自然的天威面前,人类建造的海上钢铁巨兽同样会显得极为脆弱,即便是十万吨级的大型航母也不敢去硬刚超强台风,因为稍有不慎就会船毁人亡,这方面美日海军都比较有经验。
惨痛的教训
1935年9月,旧日本海军在本州岛以东海域进行秋季大演习。
演习中,由两艘航母、十三艘巡洋舰和若干艘驱逐舰组成的模拟美军舰队的“第四舰队”,遇上了台风,并且闯进了台风风力最强的地区!
面对着二三十米高的滔天巨浪,日本海军的战舰惨不忍睹:
“睦月”号驱逐舰的舰桥被海浪瞬间拍扁,航海长当场死亡;
“初雪”号驱逐舰遭遇了波长与舰长吻合的三角波,舰艏直接被切断,成了“无头船”;
“龙骧”号航母的飞行甲板被巨浪砸塌,尾部机库被海浪冲破;……
▲被“斩首”的驱逐舰
最终,第四舰队中有两艘驱逐舰的舰艏被切断,四艘驱逐舰的舰桥被风浪击垮,“凤翔”和“龙骧”两艘航母甲板全部受损,其他战舰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坏,约有45人死亡。
一场台风下来,准备充当假想敌的第四舰队直接就被“打残”了。
这就是日本海军史上比较有名的“第四舰队事件”。
▲第四舰队事件亲历者之一:“龙骧”号航母
无独有偶,旧日本海军的死对头,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二战中也在台风面前吃了亏,并且损失更加惨重!
1944年12月,哈尔西上将率领着由7艘大型航母、6艘护航航母、8艘战列舰、13艘巡洋舰、56艘驱逐舰组成的第38特混舰队开赴菲律宾,准备对菲律宾的日军机场进行全面空袭,以支援陆军正在实施的菲律宾战役。
▲停泊在乌利西环礁中的第38特混舰队
这支当时世界上实力最强大的编队,对上巅峰时期的联合舰队也有优势,更不用说1944年年底的日本海军了。
不过,让第38特混舰队没有料到的是,这一次他们没有遇到日军的“神风”,倒是与17级的超强台风“眼镜蛇”撞了个满怀,一头扎进了台风中心地带!
在滔天巨浪面前,数万吨的航母如同海浪手中的玩具一般,左摇右摆,上下翻腾……
▲台风中严重侧倾的克利夫兰级巡洋舰
▲台风中严重侧倾的“独立”号航母
▲台风中的“兰利”号航母
在这场最强舰队与超强台风的对决中,最强舰队惨败!
这场台风中,第38特混舰队有3艘驱逐舰沉没,13艘航母和包括“衣阿华”号战列舰在内的众多战舰受损,146架舰载机被毁,官兵死亡失踪约800人。
这样的损失,不亚于跟日本人打了一场大海战!
作为舰队指挥官,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哈尔西被停职了四个月,到1945年5月才官复原职。
▲“蛮牛”哈尔西
然而,哈尔西也没想到,在官复原职一个月后,居然又会遇上该死的台风!
1945年6月初,第38特混舰队在冲绳岛以东海域执行对冲绳岛和九州岛的空袭任务,撞上了“科尼”台风。
最终,美国海军有8艘航母(包括护航航母)受损,另有包括三艘战列舰在内的大量舰艇受创,损失相当惨重。
▲“科尼”台风蹂躏过的航母
▲被台风“斩首”的CA-72“匹斯堡”号重巡洋舰
带着世界上实力最强大的舰队在半年内两次“硬刚”超强台风,哈尔西不愧是“台风之子”,不服不行……
▲台风之子哈尔西
中国作为每年受台风袭击最多的国家,中国海军在台风面前也遭遇过损失。
1956年8月,解放军的“武昌”、“广州”、“大别山”等舰在象山港下锚避台风时,各舰因风浪过大流锚而搁浅。
其中,“武昌”舰因坐底于礁岩上而报废。
▲“武昌”号护卫舰,原为旧日本海军海防舰
1964年10月,人民海军165号通用登陆艇被台风吹出了榆林港而搁浅。
2014年7月,超强台风“威马逊”袭击海南,一艘登陆舰被风浪吹断了锚,上了岸……
数百吨的登陆舰直接被风浪送到了岸上,台风的威力可想而知!
正是如此,每当台风来袭的时候,海军部队一般都会采取防台风部署,以避免损失。
军舰防台风的方式,根据防台风警报等级的不同,一般有三种。
第一种,码头防台
当台风对舰船驻地影响较小时,驻泊在码头的舰船就不用大动干戈了,直接在码头防台风。
一般是在舰船和码头之间增加碰垫,再混合使用钢缆和尼龙缆,分别系在不同的系缆柱上,以确保舰船的稳定。
不过,一旦缆绳或系缆柱断裂,很容易造成舰船搁浅,因此军舰很少采用这种方式。
第二种,锚地防台
当台风可能从驻地附近登陆但风力不大时,舰船选择合适锚位后视情决定抛单锚或双锚,也可以使用锚链和钢缆将舰船系在防风浮筒上。
锚地防台最重要的是选择合适的锚地!
外海风浪不能侵入的海湾及内河是最理想的锚地。
▲驻港部队舰艇大队在维多利亚港下锚防台
如果短时间内找不到这类锚地,则要选择足够宽敞、避开航道、海底良好的水域。
此外,锚位水深最好超过船舶吃水的两倍,舰艇与周围船只和障碍物也要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,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有效采取行动。
不过,锚地防台危险系数较高,可能出现锚链断裂等情况,造成舰船相互碰撞和搁浅事故。
▲2017年“天鸽”台风来袭期间
就有渔船差点撞上锚地防台的扫雷舰
还可能出现“走锚”的情况,就是风力过大时,锚的抓地力不够,导致船拖着锚移动。
所以,锚地防台也不是舰艇防台风的上佳选择。
第三种,机动防台
既然码头防台和锚地防台都不安全,那就来个走为上计。
舰船直接离开会受台风影响的区域,或者到台风影响较小的区域去,这是最安全的防台方法,也是目前各国首选的防台风方法。
这一次网友遇到的北海舰队集体出动,就是在机动防台风部署。
当然机动防台也是有讲究的,路线需要精心规划的,毕竟台风是会“变道”的,万一舰船避风的海域成为台风要去的海域,那就成千里送人头了。
▲2018年的“潭美”台风
知道咱们要过国庆节,扭头就去了日本
一般机动防台的时候,舰船会根据台风预测路径规划合适航线,避开台风行进路径,尽可能机动到台风影响较小的海域,规避台风对舰船造成的影响和损失。
在多种防台风措施下,面对着汹涌而来的台风,军舰基本都能做到完好无损,没有再上演美日当年的惨状。
▲被台风“斩首”的美军重巡洋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