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同基金是由基金經理人主動評估、篩選投資標的,這類基金因此稱為「主動型基金」。由於基金經理人需要不停花費心力去研究、管理基金,所以會收取較高的管理費和手續費。基金公司在扣掉必要的管理費和手續費之後,再把投資獲利分配給投資人做為報酬。
ETF:一年投資2次還有一種類似共同基金的投資工具,稱之為ETF(Exchange Traded Funds),簡稱為指數股票型基金。ETF是由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人先把投資標的標準設定好,只要符合者就會被納入這個ETF裡,成為它的成分股。
然而,ETF是根據預設的標準來進行評估,一旦某個投資標的不符合準則時就會被刪除,再由符合標準的新標的納入成分股,因此是一種「追蹤指數」的投資方法。ETF經理人只是配合準則而「被動」地調整投資標的,因此管理費和手續費就比較低。由於ETF是配合準則來篩選投資標的,所以被稱為「被動型基金」。
共同基金和ETF近年來成為熱門的投資工具,然而並非所有的資產管理公司、基金經理人、共同基金、ETF,都有卓越的專業能力與投資績效。此外,共同基金和ETF投資的對象非常多元,涉及的國家、產業、公司、金融商品的層面也相當廣泛,有些風險很大又複雜。
近年來,新興的共同基金和ETF不斷推陳出新,新商品並非不好,只是因為缺乏過去的參考資料,比較難確保未來的發展績效能否達到原先設定的水準。對於力求安全穩健的投資人而言,最好挑選至少有10年以上的歷史紀錄,而且過去保持良好投資績效的標的做為投資對象。投資人必須衡量自身的偏好與需求、投資目標、資金多寡、風險承受度等因素,謹慎挑選適合自己的標的。
對於未成年的青少年與孩童來說,投資的首要目的,是在安全穩健的情況下讓資產持續增加。因此,選擇具備良好投資績效表現,以及會穩健配發優渥股利的ETF,並且以定期定額的方式進行投資,是一個令人安心的方法。
由於未成年學生尚未進入職場,主要資金來自於零用錢、壓歲錢、獎金或打工所得的積蓄,這些金額比較少也比較不固定,難以定期定額投資ETF。變通的方法就是一年投資兩次,以每個學期、也就是半年的時間來存錢。
上學期開學後,從9月開始存錢,存到隔年領完紅包後,再將一部分壓歲錢存起來,把這半年來所有的存款在寒假2月時拿去投資ETF。如果金額不足以買到一整張ETF,那就換算一下這些金額可以買到多少零股。接著,下學期從3月開始存錢,一直存到暑假8月的時候,再把這半年來存到的錢投資購買ETF。透過這樣的方式,一年就可以投資兩次ETF了。
對於一個國中一年級的學生而言,國中3年、高中3年、再加上大學4年,一共有10年的時間可以投資,一年投資兩次,總投資次數高達20次呢!
滾雪球的投資魔法投資大師巴菲特(Warren Buffett)曾說過:「人生就像一個雪球,重要的是,要找到溼的雪和一個非常長的山坡。」他的意思是,只要讓一個小雪球從布滿溼雪的山坡往下滾,在翻滾的過程中,由於小雪球不斷沾黏雪花,最後就會越滾越大、滾成一個大雪球。
還記得想要富有的話,就必須不斷購入資產嗎?因此,每當ETF配發股利的時候,必須再把這筆錢用來購買ETF,唯有把股利轉換成資產的形式,才能發揮金錢創造金錢的效果。之後,這些用股利購買的ETF,也將成為你資產的一部分,加入配發股利的行列,開始發揮錢滾錢、利滾利的「複利」魔法,讓資產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。
運用金錢創造金錢。(圖/采實文化提供)作者介紹|江季芸學歷: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博士現職:理財作家經歷:銘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助理教授
充滿熱情活力的江老師,過去將心力投注於大學教育,期望學生能學有所成,畢業後發揮天賦、一展長才,為國家社會奉獻一己之力。現今已離開校園的江老師,將心力投注於理財教育,期望大眾都能培養良好的理財觀念,享有豐盛富足的人生。擁有財富除了能讓自己與家人擁有更美好的生活,也有能力去發揮互利共好的精神,幫助別人越來越好,使我們的社會邁向祥和的真善美境界。
本文/圖經授權轉載自采實文化《【小大人的理財素養2】漫畫圖解.未來不為錢煩惱的致富養成記:從小建立正確理財觀,投資屬於你的美好人生》(原標題:創造複利的9種投資工具)
(相關報導:
有錢人絕對不做的6個決定!專家揭窮人最常見理財盲點,是你一輩子翻不了身的關鍵
|
更多文章
)
責任編輯/游舒婷